4岁女孩背不出作业,妈妈狂扇自己,内疚式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?
最近,综艺节目《不要小看我》中一位妈妈自述的育儿方式上了热搜——
有一次,她的女儿小桃(四岁半)背作业,一直背不完,眼看耗到了深夜1点,还没有搞定。她情绪一激动,开始扇自己巴掌。只要女儿背错一句,她就狠抽自己一下。
网友们纷纷批判这种通过惩罚自己,逼迫孩子学习的方式。的确,这是非常典型的“内疚式教育”,还可以说是一种养育方面的PUA,会让孩子长期处于内疚和压力之中,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。
它的典型特征就是通过自我伤害或强调自我牺牲,来激发孩子的内疚感,从而使对方妥协,做一些原本不愿做的事,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。
除了上面这位妈妈的极端例子,生活中,内疚式教育经常在不经意的言语中出现,比如下面这些话,你熟悉吗?
“都是因为你/要不是你,我才/我早就……你再不努力对得起我吗?”
“为了让你读书,大人砸锅卖铁拼命赚钱,自己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不舍得买。”
“妈妈为了你什么罪都能受,你不要管我,只要好好学习就好。”
……
果仁妈今天的文,就来细致聊聊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偏爱“内疚式教育”,以及“内疚式教育”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。
1
小朋友从幼儿园开始
就有了内疚的体验
先从“内疚”说起。
内疚是指当个体伤害了别人、或是违反了某种道德准则时,产生的悔恨、自责、并且倾向于需要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消极情感体验。这是一种自我意识情绪,相比害怕、悲伤、高兴等初级情绪,它还包括了自我评价的过程[1]。
根据Mascolo等人的理论[2],内疚的发展按年龄可以分为4个阶段:
①0-3岁:开始发展出共情反应,但还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,不会产生内疚感。
②4-5岁:共情能力进一步发展,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,但此时的道德标准还没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,内疚感处于初级阶段。
③6-8岁:开始产生真正的内疚感,会因为自己没有承担责任而产生内疚情绪,并且想要弥补自己的过失。
④9-12岁:自我意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不断成熟,有时甚至会因为自己有了违反道德标准的念头而感到内疚自责。
可见,幼儿园的小朋友,已经开始有内疚体验。而内疚这种情绪具有以下特点:
01
以共情能力为基础
所谓“共情”,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,指的是“既能分享他人情感,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,又能客观认知、理解和分析他人的情感”[3]。
心理学家Hoffman等人的研究发现[4],共情力是内疚产生的基础。换句话说,当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,个体一般是先有共情性的负面感情,然后才会感到内疚。
另外还有研究表明[5],共情与内疚感显著相关。因此,那些情感细腻、富有同理心的孩子,往往更容易产生内疚情绪。
02
与内部归因有关
在内疚的发生机制里,认知归因是很重要的一环。当个体将一个负面的事件归因为外部因素时,是不会有内疚之情的。因此,内疚感的产生实际上是源于个体向内归因,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,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[4]。
03
会促进补偿行为的出现
与此同时,内疚的产生与个体自我的道德发展密切相关,这种情绪往往伴随补偿行为;个体会通过这些补偿行为来矫正或弥补自己的错误,同时防止自己再次犯错。
基于以上这些因素,内疚式教育的确在规范孩子言行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然而很多情况下,父母施加给孩子的内疚其实毫无依据。
2
“违规内疚”与“虚拟内疚”
Hoffman等人[4]将内疚分为“违规内疚”与“虚拟内疚”两种。前者是个体在确实犯错时产生的真正的内疚之情,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在并没有伤害他人或违反社会道德时,依然产生的一种内疚与自责。
在虚拟内疚的情境下,个体哪怕什么都没有做错,或者别人的伤害跟自己并没有直接关系,却依然产生了内疚体验。
一般来说,虚拟内疚包括了关系性内疚、责任性内疚、发展性内疚、幸存性内疚四种[4]。在内疚式教育模式下,父母给孩子激发的大多是虚拟内疚中的关系性内疚。
关系性内疚常发生在有亲密关系的个体之间,包括恋人、伴侣、亲子等等。比如曾有研究发现[6],当15-20个月大的幼儿看到母亲表现出悲伤的神情时,自己也会变得难过起来,并且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幼儿会因此而责备自己。进一步追踪后发现,这三分之一的孩子,会比同龄人表现出更多的内疚感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当事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,也是决定内疚情绪强烈与否的重要因素[7]。因此,来自父母的情感绑架,更能让孩子内疚不已。
说白了,大人就是仗着孩子对我们的爱与依赖,在心理上欺负他们罢了。
3
为什么内疚式教育不被提倡?
根据心理学家David R. Hawkins的能量层级理论,内疚是一种排名倒数第二的低能量情绪[8]。
而内疚式教育,会让孩子长期处于虚拟内疚之中,从而带来身心的巨大伤害。这其中,最大的负面影响之一,便是孩子会因为负罪感而陷入自我惩罚[9]。
具体解释一下。前文已经提到了,内疚感会促使个体做出补偿行为。然而,当这样的弥补机会有限时,内疚便可能引发自我惩罚。
至于“惩罚”的方式,可以是外显的,比如让自己面壁思过、限制娱乐;但更多的可能是一种“内向投射”,也就是把情绪向内变成攻击自己的利器,久而久之便会让孩子变得自卑、抑郁、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。
一个很典型的例子,莫过于《哈利波特》中,那个动不动就因为感觉对不起主人而自残的小精灵多比。因此,这种自我惩罚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称——多比效应(Dobby Effect)[9]。
与此同时,伴随着这种自我惩罚的,孩子还将会形成这样一个观念——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,自己只有顺应了大人的意愿才值得被爱。长此以往,孩子会形成讨好型人格,变得低自尊、低自我价值感。
当然,内疚式教育还可能导致另一个极端,那就是反而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,让他们变得更加叛逆、冷漠、难以合作。
所以,无论哪种情况,都说明了内疚式教育不可取。
4
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内疚感?
不可否认,长期无意识的内疚情绪对人杀伤力极大。但其实,适度的内疚体验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。
比如,一定水平的内疚感,会使孩子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、更加乐于合作;弥补缺乏同理心的情感缺陷;有助于抑制恶意冲动,培促进正确道德观的形成,减少成年以后的攻击性或反社会行为[1, 10, 11]。
此外,2016年一项发表于Nature子刊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上的研究证明[12],内疚的人更慷慨,并且会增加幸福感,而嫉妒则会降低幸福感。
在这项研究中,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学者让实验者进行了一场赌钱游戏,要求每个人在试图赢钱的同时,还要观察同伴的输赢情况。
结果显示,当个体赢钱并且同伴也赢钱时,他们会感觉更愉悦,这可能是因为内疚感。相反的,当个体输钱而同伴却赢钱时,他的幸福指数会直线下降。而这可能是嫉妒心在作祟。
由此可见,对孩子来说,完全避免内疚感既没有必要,也毫无裨益。
那么,家长该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内疚情绪呢?提供以下建议:
01
为孩子客观阐述事实
比如,当孩子不想做作业时,我们可以如实向他们阐述自己此刻的感受:“我很生气,是因为你不能及时完成你的作业。你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。”
当我们很疲惫或者心情不好时,也没必要对孩子回避:“最近妈妈感觉有点累,可能是工作太辛苦了。”
但不用做过度延伸,告诉孩子“大人的付出都是为了你“、“你不努力就对不起我们”之类的话,让孩子背负不必要的压力。
02
教会孩子正确归因
心理学家马丁·塞利格曼指出[13],当一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时,有三个维度需要考虑:永久性(偶尔Vs总是)、普遍性(特殊Vs一般)、个人化(内部归因Vs外部归因)。
这其中,积极归因方式的特点是偶尔的、特殊的、外部的;而消极归因则是永久的、普遍化的、内部的。
举个例子,当考试考砸了时,有虚拟内疚的孩子往往会进行消极归因,认为是自己太差劲,无法面对父母的辛苦付出,从而无比自责,导致心态崩溃。
而如果是积极归因,则能让孩子相信失败是暂时的,只要做出改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。
因此,让孩子学会积极归因,有助于他们坦然面对过失。
当然,由于孩子的思维水平存在局限性,家长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。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客观梳理、认识自己的能力与特长,更加理智地看待问题;并用鼓励恢复孩子的自信,让他们有勇气朝着更好的方向继续迈进。
03
为孩子的言行设置明确的界限
孩子难免犯错,作为家长,我们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估,设置明确的底线。
孩子的所有活动,都应该在这个允许的标准范畴内进行,一旦逾越即是犯错,就应该受到批评。这种情况下,孩子所产生的内疚感将对规范自己的言行起到推动作用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条底线是基于安全与教养的综合考虑,一旦明确就得坚持,不要轻易更改。
总而言之,包括内疚在内,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它存在的意义。家长的作用,是坦然让孩子去体验,而不是用任何一种情绪来绑架孩子。
我们的孩子只有客观全然地经历并感受这一切,才能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。
今日话题
#你小时候有听过让你“不合理内疚”的话吗?留言区聊聊。
参考文献丨
✍️|作 者 招 募 & 投稿|后台回复“投稿”,查看详情投稿邮箱:Kids@guokr.com